close

前往短宣的前两天,发生很不愉快的事。心里明白对方比较粗心,那个失误是可以理解。非常不希望被对方挽留在那样的尴尬气氛。对方也许非常希望弥补过失,却令我陷入更尴尬的尴尬。无法忍受那样的尴尬气氛,待上不到半小时,我就趁大家忙碌无暇招呼之时,闪人了。有点很狼狈。

冷冷的天气,天空下起了雨,令冰冷的心情更加冰冷。我淋着雨从Damansara回到了焦赖。同样的人物,同样的气氛,同样的情节,同样的故事,不只一次发生,却还是同样的失落,同样的失望。我不只一次离队,不只一次为同样的原因及失落感离开同样的人群。同样泼冷水的人,同样的泼同样的冷水。这就是我和这群曾经亲得像家人的朋友,所发生的故事。一碰上就会生病或感冒,可是我却还一直努力的配合,努力的接纳,努力的学习原谅。

努力的叫自己不去在意,告诉自己迁就别人不是自己做得来的事。希望自己在该学会拒绝的事情上拒绝。可是令我重复犯同样的原因是我真的太在乎大家了。为了不让谁感到失落,即使别人不愿意做的事,我也勉强去做。可是朋友,你有那么一秒,尝试感受我的感受吗?

令人失落心烦的事,真的可能每天都会发生。付出真心,无法接收相同回应的事到处都有,我同样努力学习消化。即使没有真正感觉被爱,我也依然努力不让谁失落。可是对于已经得到很多的你,是否也愿意将自己已经拥有很多的些许与人分享呢?

也许在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当中,我们需要学习统计一个数据:究竟我们每天的生活中,感恩的心,发出讯号多少次?然而埋怨的感受又发出了多少次讯号?我们也许都很明白埋怨的讯号产生得比感恩更多次。可是真正的原因是什么,我们心中也有一个,却不太愿意正视这个问题吧?因为自己就是自己问题的答案,自己就是自己答案的问题。

在期望得到关爱及关爱别人的问题里,期望得到关爱往往来得比关爱别人更重吧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粗线条 的頭像
    粗线条

    原来日子已走到这里...

    粗线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