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这是他第二次进入ICU病房。神智清醒,却感到身体肿胀,无法排尿。医生告诉他,肾脏衰竭,已经到了必须洗肾的地步。

年轻时,他依靠劳力谋生。生活虽清苦,但身体健壮结实。

童年时,他住在外祖父家,与舅舅、表兄弟姐妹一同生活。外祖父是个严厉的长者,来自中国的落跑贵族。听说因中国开始共产主义运动,祖家变卖所有祖业,举家迁往南洋。在这里,他的母亲通过相亲嫁入了另一户同样是落跑贵族的家庭。双方家业所剩无几,日子过得艰难。外祖父与外祖母育有十二个孩子,长女美貌出众,虽未受教育,但精明能干,擅长持家和烹饪。

母亲十七岁时,许多提亲者上门。最终,家族选择了一户据说拥有土生华人血统的“贵气”人家。这个家族从事贸易,生意遍布星洲、马六甲、暹罗和印尼。也有传言称,他们曾从事运猪仔事业(即贩卖人口入南洋)及戏班生意,为南洋劳工提供娱乐。

这户“富贵”人家其实并未受过太多教育。母亲成亲后不久怀孕,第一胎婴儿因家庭争吵过度夭折。第二胎时,母亲回娘家待产,顺利生下一名女儿。随后,她再生下儿子——也就是他。因家族传统不把女儿计算在内,他被视为家中长子。

外祖父精明能干,利用女儿的聘金创立了水果进口贸易。由于女婿一家与他同住,他也向女婿借了一些资金,逐步扩大生意。他要求子孙们从小帮忙,培养他们继承家业。做不好,就以家法惩戒。后来,因父亲病重,祖父担心长子夭折,便将他接到祖父家中抚养。

祖父家是另一个世界——家中有几位妾侍,出入有车有司机。每天早晨,祖父会派司机送小叔、表哥和他去吃早点。与外祖父家的艰苦生活相比,这里优渥许多。但家中只有三个孩子,反而少了许多童年的乐趣。祖父威严十足,家中气氛严肃;祖母则是个娘惹,因需与妾侍们共享丈夫,性格沉郁,不苟言笑。

在祖父家住了两年,父亲身体复原,他便被送回母亲的娘家。

中学毕业后,母亲与外祖父相继去世。他们一家搬出外祖父家,在外租房,一个姐姐、三个弟弟、五个妹妹,十人挤在一个小小房间里。父亲出海航行,仅偶尔归家。他承担起家计,以劳力赚钱,曾从事西瓜运输工作。弟弟偷西瓜去卖被发现,他也连带失去工作。后来听说星洲做买卖不错,他便带着小两岁的弟弟赴新加坡卖肉干。两人在同一条街上,一个在大坡,一个在小坡。大坡生意兴隆,而弟弟的小坡生意却不如意。

母亲去世百日内,姐姐出嫁,照顾家里的责任落在小他五岁的妹妹身上。他和弟弟则继续赚钱养家。

妹妹们渐渐长大,亭亭玉立。六十年代正值派对文化盛行,他在新加坡听闻妹妹们恋爱生活过于奔放,感到忧虑。与弟弟商议时,弟弟不愿放弃小坡生意回家管束。他无奈结束大坡生意,返回家乡管理家务。

青年时期,他身兼父职,日渐严厉,成了家中最具威慑力的人物。妹妹们相继出嫁,仅剩年幼的弟弟妹妹无人照料——当时他们分别只有15岁、9岁、7岁、5岁。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,他仓促娶了一名女子,希望她能帮忙持家。然而,缺乏父母关爱的弟弟妹妹们极力抗拒这个看似呆头呆脑的大嫂,家庭矛盾频发,最终兄弟姐妹各分东西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粗线条 的頭像
    粗线条

    原来日子已走到这里...

    粗线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