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80后活在一个同化年代,父母会要求我们听话乖巧,最好父母的习惯怎样,我们也习惯怎样。最好我们读书成绩好,但是不要太特别,不要有太多想法。我们就生长在这种有点压抑在父母强权的年代。藤条、耳光伺候就是我们的成长故事。

80年代,我国面对了全面的经济困境。有说政府长期实行带有种族歧视的新经济政策,导致非马来人私人企业失去投资热情、经济受挫、失业率严重。

早期的马来西亚主要国家收入来源来自农业。早期橡胶占了比较大的比例。但是在80年代的不知道哪一年,人造胶的发明使马来西亚橡胶出口市场面临重创。马来西亚在80年代后期,将主要农作物渐渐转向油棕种植。工业发展也80年代尾开启以解决橡胶过盛问题。我就在这样的80年代出生。是很前面、经济低迷的80年。大多数的我们都是住在板屋,去戏院看戏都是只买父母两张票然后五个孩子也跟着挤进去。云吞面只买两包,父母一包,五个孩子一人分几口,云吞父母吃。

80年代的女性大多数是家庭主妇,那年代女性的责任是生孩子,在家照顾孩子。丈夫出外工作,养家糊口,很少在家。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女性都是黄脸婆,因为没有自己的收入,丈夫也只能给刚刚好或不够的家用。结婚或生孩子可能还要向亲戚借钱。女性在当时的社会地位极低,丈夫家暴问题普遍。

在那个年代,男人仿佛有特权上夜总会或嫖妓,享受皇帝式的服侍或享受。作为妻子的若有意见大概隔天就要带着墨镜出门,严重的话,大概一个星期都不敢出门见人。我就生长在那种男女不平等的家庭和社会里。

小时候真的很怀疑人生,父母的那种争吵和家暴总会觉得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多余的,是父母的羞愧和累赘。因此变得非常压抑。总要活得像父母喜欢的孩子。但那个喜欢,总会因为父母不和谐的夫妻关系,变得越来越少或越来越薄。总是担心诚实的表达自己会被父母盖巴掌或扫地出门。所以我们都很少清楚的去表达自己想要的是什么。有的念头就在脑海闪过,然后催眠自己,忘了、忘了、忘了它。一直记着的话,要说出来的话,你有地方去了吗?

我就是这样的80后。当然不是每个80后都活得那么曲折。但也有一些人是和我有着差不多类似的成长环境。只是大家都不随便露出自己的伤疤给别人看。

我们活在压抑、经济低迷的年代,但是我们已经长大了,活到中年了。是时候重新理清自己缺乏热情和勇气的原因。然后和那个曾经受伤的回忆和自己和好。不要继续压抑的活着了。我们已经是可以帮自己决定的大人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粗线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